您當前的位置 :浙江記協(xié)網(wǎng) > 評獎創(chuàng)優(yōu) > 浙江飄萍獎 > 2012飄萍獎 正文
第九屆浙江飄萍獎參評者丁子洋事跡介紹

秉筆憂樂關天下  聚焦時代寫春秋——麗水日報社丁子洋事跡

    丁子洋同志簡介:丁子洋,浙江縉云人。畢業(yè)于浙江師范大學中文系,現(xiàn)任麗水日報社總編輯,高級編輯。在從事新聞工作近20年里,共有20多篇作品獲省級以上新聞獎和新聞論文獎,其策劃、編輯的新聞作品中獲浙江省好新聞一等獎4個;主持開辦的《百姓身邊事 處州和諧風》專欄獲2007年浙江省“科學發(fā)展 共建和諧”優(yōu)秀欄目獎;主管的《調(diào)查•關注》欄目獲2012年浙江新聞名專欄獎;發(fā)表在《新聞戰(zhàn)線》、《新聞實踐》等刊物論文20多篇。

    20年,在歷史的長河中,或許只是浪花一朵,波瀾不驚,可一旦跟“有著祟高社會責任感、秉筆憂樂關天下”的新聞工作者丁子洋聯(lián)系在一起,它就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數(shù)字了。于一個“與國家同命運、與社會齊步走、與群眾共呼吸”的新聞工作者而言,在新聞的道路上,編輯出真實地記錄一個個彰顯新聞價值的事件,推出一篇篇頂天立地的報道,成了他的“份內(nèi)事”!

    盡管已是“腕級”記者、編輯,丁子洋卻依然保持著一貫的謙遜,哪怕是路遇一個初出茅廬的新記者,依然會露出和靄的微笑。

    不過,這個微笑充滿了新聞的震撼力!常常出現(xiàn)的情況是,當別人正在豪言壯語地描繪某個事件時,他已經(jīng)在新聞里不動聲色地制響一聲又一聲“驚雷”——這時他依然微笑著說,這就是媒體人!

    與國家同命運——他,獨具匠心,聚焦時代,制發(fā)聲聲驚雷

    丁子洋說,一旦新聞報道刊發(fā)了,它就不再只屬于自己,而是變成了一種社會客觀存在。

    而這樣一種社會存在,需要以新聞價值為依托,更需要一位新聞從業(yè)者的道義與擔當。

    而他,一直是這樣做的。

    丁子洋主持的報道平實敏銳,有時代氣息,有思想的深度和力度,從不回避時代產(chǎn)生的重大問題。他以深刻的理論造詣、主動的報道方式;一絲不茍、深入一線的采訪作風;帶頭踐行新聞“三貼近”和敏銳的新聞傳播思維,制發(fā)了一聲聲新聞“驚雷”——

    潮頭逐浪,是記者的職責所系,也是出精品力作的必然途徑。2003年初,根據(jù)省委的部署,麗水市委提出“接軌大上海  融入‘長三角’”的戰(zhàn)略部署,他馬上開展全方位立體式新聞報道。他以自己寫的言論開道,組織120多篇報道,形成強大的宣傳態(tài)勢。市委領導這樣評價:言論文章導向正確,獨辟蹊徑,旁征博引,高屋建瓴。

    在他看來,黨報的輿論監(jiān)督報道,應“快、準、狠”。2005年,經(jīng)他精心修改的通訊《仙都景區(qū)“鐵城”蒙難  國保摩崖難辨輪廓》引起中央電視臺等多家媒體采訪報道。此事最終引起了國家文物局關注,督促浙江省文物局調(diào)查處理。這一報道,獲得了浙江新聞獎一等獎。

    在20年的新聞征途中,丁子洋用的頻率最高的一個詞語,就是“創(chuàng)新”。2007年4月,他擔任總編輯后,對《麗水日報》5月份的頭版頭條進行了大膽改革。隨后,浙江省新聞出版局第53期《報刊審讀與管理》以《讓頭版頭條更精彩——麗水日報今年5月印象》為題,對此進行了肯定:“它反映麗水日報在頭版頭條的改革上,著實邁出了探索性步伐。實際產(chǎn)生的效果是積極的,它打破了慣常格局,拉近了與老百姓的距離,讓讀者有親切感,愛讀愛看,值得肯定。”
一次次的探索,記錄了丁子洋追求創(chuàng)新的足跡,也使他的新聞理念一步一步成為新聞實踐。

 [1] [2] 下一頁
 
時間: 2012-08-20  來源: 浙江省記協(xié)
作者:
 編輯: 劉卓文


(C) 2005 浙江省新聞工作者協(xié)會版權所有 平臺支持、網(wǎng)頁設計:浙江在線新聞網(wǎng)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