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當前的位置 :浙江記協(xié)網 > 評獎創(chuàng)優(yōu) > 浙江飄萍獎 > 2013評獎 正文

第十屆浙江飄萍獎參評者吳棟梁事跡介紹

讓理想與新聞一路同行

――溫州日報記者吳棟梁事跡介紹

    吳棟梁,2000年加入新聞隊伍,現(xiàn)任溫州日報黨報熱線新聞部主任,主任記者;第十二屆溫州市十大杰出青年,溫州市宣傳文化系統(tǒng)“四個一批”人才,溫州市十佳新聞工作者。

    讓理想與新聞一路同行,讓新聞實踐與溫州發(fā)展同步,是他這幾年在新聞工作崗位上的真實寫照。

    13年的新聞生涯,他負責過市委書記的報道,跑過時政、經濟、熱線,當過版面主編,共有20件作品獲省級以上新聞獎項,包括消息、通訊、內參、典型、系列報道等類別。其中浙江新聞獎一等獎5個、二等獎7個。他負責的黨報熱線欄目,被評為浙江新聞獎名專欄;黨報熱線新聞部被省委宣傳部評為省新聞工作先進集體。

    13年的新聞生涯,創(chuàng)新重大主題報道、挖掘重大典型人物和做好民生輿論監(jiān)督,是他一直堅持追求的方向。2010年,他執(zhí)筆《十問溫州發(fā)展》的開篇第一問:《為什么我們經常“慢半拍”?》問出了溫州新一輪思想解放熱潮。今年7月,被最高法院和浙江省委追授一等功的陶蛟龍,以及見義勇為英雄李學生、周大軍等,就是他采寫的人物典型。2011年、2012年,他牽頭策劃采寫輿論監(jiān)督報道《是誰將定時炸彈送入民居》、《一根豆芽的尷尬“問診路”》,均獲省新聞獎一等獎。

    用心創(chuàng)新報道——勤于思考,積極策劃,新聞佳作不斷

    在新聞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,新聞不僅要時效新,更要角度新。吳棟梁一直把創(chuàng)新與思索,凝聚在每一篇報道之中。

    作為黨報記者,首先就是要創(chuàng)新重大主題報道。2010年9月,溫州掀起新一輪解放思想熱潮。當時作為負責市委書記報道的記者,吳棟梁與同事一起策劃《十問溫州發(fā)展》系列,并采寫開篇第一問《為什么我們經常“慢半拍”?》和第九問《投資還有多少“課”要“補”?》。他連續(xù)半個月深入采訪,與專家學者、部門負責人對話,從全新的角度考量溫州,并在發(fā)問后闡述專家建議,為整組報道開了好頭。《十問溫州發(fā)展》獲得了浙江新聞獎一等獎。

    去年是雷鋒同志犧牲50周年,為了配合這一重大主題,用本土的角度弘揚雷鋒精神,他牽頭策劃了“溫州好人 善行天下——尋找雷鋒精神的溫州印記”全國尋訪活動。報道歷時4個月,20多位記者接力走遍全國,報道了82位善行全國的溫州人。報道獲得浙江新聞獎二等獎。

    典型人物創(chuàng)新出彩,也是吳棟梁孜孜追求的目標。去年12月3日晚,溫州中院院長陶蛟龍出差回溫途中因公殉職。溫州日報第一時間刊發(fā)了消息。同時,吳棟梁和同事兵分四路,赴紹興、寧波和本地采訪,采訪素材超過3萬字,后6易其稿,方成《魂系天平》。該通訊擺脫了英雄事跡報道高大全的固有模式,用一個個細節(jié)串接起人物的人生足跡,報道所蘊情感大氣而又細膩,用事實說話,用細節(jié)煽情,生動展現(xiàn)了為民院長的形象。

    此外,他還曾先后趕赴河南商丘、湖北荊州,采寫了感動中國的舍己救人英雄李學生、勇斗歹徒的英雄周大軍等典型人物報道,作品均評為浙江新聞獎一等獎。

    同時,吳棟梁還積極思考,總結提升理論水平。在《中國記者》、《中國新聞出版報》、《中華新聞報》、《新聞實踐》等期刊、報紙上發(fā)表7篇業(yè)務論文。其中,論文《淺析地方黨報的熱線新聞價值取向》獲“中國地市報新聞獎”論文二等獎。

    用腳丈量大地——滿懷理想,盡職敬業(yè),能打苦仗硬仗

    新聞是跑出來的,從貧困山區(qū)到偏僻海島,從政府機關到普通社區(qū),吳棟梁始終奔走在采訪一線,用腳丈量著新聞。

    2011年7月23日,動車事故世人震驚。事發(fā)后,作為熱線部負責人,他立即協(xié)調記者,并第一時間趕往事故現(xiàn)場。他顧不得雨后泥濘路滑,抓住樹枝藤蔓,奮力爬到高架橋上,跟在救援人員后,邊搜索,邊采訪旅客,一直摸索到動車撞擊的部位……事故報道的3天3夜,他睡眠時間加起來不到12個小時。

    作為溫州日報黨報熱線的負責人,他一直把“為民監(jiān)督、推動進步”視作自己義不容辭的職責。

    2011年,他牽頭策劃《是誰將“定時炸彈”送入民居》暗訪。半個月走訪200戶居民入戶調查,又連續(xù)3個通宵從仙居跟蹤黑煤氣運送車到溫州的窩點,終于揭開瓶裝燃氣黑市黑幕。報道促使市里出動3500人次進行整治,查處無證供應點89家,拘留8人。去年,他牽頭采寫了《一根豆芽的尷尬“問診路”》,4個多月暗訪取證和檢測樣品,列舉豆芽生產者非法添加各類添加劑的事實,并對部門監(jiān)管缺失、行業(yè)缺乏標準等問題一一剖析,最終促成監(jiān)管責任落實,讓健康豆芽重上餐桌。兩篇報道均獲得浙江省新聞獎一等獎。

    每當有臺風影響,他總沖鋒在前。他曾徒步5公里,深入被臺風重災區(qū);曾在臺風登陸點,和鄉(xiāng)鎮(zhèn)干部一起徹夜不眠……正是這種不怕苦累的精神,他被市里兩次評為抗臺救災先進個人。

    用情為民發(fā)聲——關注民生,貼近基層,牽掛百姓冷暖

    作為一名記者,吳棟梁深知只有堅持“三貼近”,在走基層中轉作風、改文風,用情為民發(fā)聲,才能發(fā)揮媒體為民作用。

    面對“三改一拆”和日常生活中的眾多民生熱點,溫報集團將媒體監(jiān)督與群眾監(jiān)督相結合,推出了“市民監(jiān)督團”這一全新監(jiān)督形式。吳棟梁作為市民監(jiān)督團的主要牽頭人,多次和記者一起走上街頭、走進社區(qū)、走入百姓,聽取民聲民意,兩年來策劃組織監(jiān)督活動100多次,督促解決問題180多個。很多稿件引起強烈反響,書記、市長批示12次,成為重要民間輿論監(jiān)督力量。與此同時,吳棟梁還積極主持溫報集團“黨代表工作室”的活動,策劃開展了民情接待日、慰問老黨員等活動。

    在新聞戰(zhàn)線開展的“走轉改”活動中,吳棟梁選擇了民工子弟學校——慧才小學和泰順山區(qū)村小——泗溪二小,作為基層聯(lián)系點。一年時間里,他10多次走進學校,采訪老師學生、聯(lián)系愛心單位、協(xié)調解決困難。在他的積極聯(lián)系下,兩所學校都得到愛心資助。企業(yè)送去價值2萬元新書,銀行送去2臺嶄新電腦,更有好心人募集6萬元愛心款,給孩子們午餐中加雞蛋。

    用愛去報道,一直是吳棟梁的追求。作為溫州日報慈善分會的副會長,雅安地震后,他聯(lián)系溫州民企奇特樂集團,出資百萬元,在災區(qū)天全中學設立受災學生助學金。而他組織的愛心活動還有,每年春運,與九大部門一起開展“春運關愛行動”;每年寒冬,募集善款幫助貧困老人,開展“冬日送溫暖”……日前,“春運關愛行動”被國家民政部授予“優(yōu)質服務品牌”。

    新聞實踐永無止境。借用一位前輩的話,回首近13年新聞生涯,所采所寫,有負于家庭,無愧于社會;所追所求,有益于公道,無憾于良心。

    在新聞的路上,他將努力前行!

 
時間: 2013-08-22  來源: 浙江省記協(xié)
作者:
 編輯: 劉卓文


(C) 2013 浙江省新聞工作者協(xié)會版權所有 浙江記協(xié)網,wowosjpj.com 平臺支持